宿松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,北傍大別山余脈,南臨長江。全縣轄9鎮13鄉209個村(社區),總面積2394平方公里,總人口87.35萬。
宿松歷史悠久。于漢高祖后四年(公元前184年)設立松茲侯國,隋文帝開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改稱宿松縣并沿用至今,距今2200多年歷史。宿松文化底蘊深厚,是中國四大地方劇種之一黃梅戲的發源地,民間戲曲文南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是中國詩歌之鄉,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。境內擁有國家3A級景區“長江絕島”小孤山、“南國小長城”白崖寨。
宿松資源豐富。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,山區、丘陵、湖泊、平原依次分布,有耕地95萬畝、山場73萬畝、可養水面84萬畝。是全國優質水產品基地縣,宜漁淡水面積居全國第二、全省第一,蟹、蝦、鱉、芡實等名優水產品久負盛名,其中“黃湖牌大閘蟹”遠銷港澳臺、日韓等地。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