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政辦秘〔2020〕17號
宿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關于恢復發展早稻生產的通知
各鄉、鎮人民政府,縣政府有關部門、直屬機構、派出機構:
為認真貫徹落實3月12日全國早稻生產推進落實視頻會議精神,切實抓好我縣恢復發展早稻生產工作,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,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一、切實提高對發展早稻生產的認識
早稻生育期較短,生產成本相對較低,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小,產量年際間比較穩定。特別是早稻在收獲期間氣溫高,原糧含水量低,不易霉變,是儲備糧的主要品種。我縣是傳統的雙季稻生產區,雙季稻一般畝產900公斤,比一季稻增產250公斤以上。近年來,我縣雙季稻區受生產季節緊張、用工勞力缺乏、相對種植效益偏低等因素影響,“雙改單”面積逐年增加,早稻播種面積持續下滑,對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造成了嚴重影響。各地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早稻生產的特殊重要性,加強領導,強化責任,落實措施,鼓勵農民利用豐富的光溫水資源恢復早稻生產,確保我縣糧食生產面積和糧食總產穩中有增。
二、依托政策,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
各地要切實把落實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作為一項重要任務,加強溝通協調,制定好實施方案,開展督促檢查,確保政策足額兌現到戶、盡快落實到田,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效應,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。要進一步優化稻谷補貼政策,稻谷種植結構調整補貼重點支持綠色優質稻谷生產、“雙季稻”生產等,保證稻谷生產者種糧效益穩定。對在符合條件的合法耕地上的稻谷生產者進行稻谷生產者補貼;對種植雙季稻的生產者,其生產面積按早稻、雙晚疊加統計。同時,其他糧食生產發展專項資金要適當向雙季稻生產者傾斜,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雙季稻生產者。
三、壓實責任,落實早稻播種面積
各鄉鎮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擔負起保障本地區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,親自研究、親自部署早稻生產,明確工作目標,強化工作舉措,做到應種盡種、宜種盡種,確保2020年全縣雙季稻面積恢復到6萬畝以上。各鄉鎮要積極引導水稻種植大戶落實社會責任,及早投入到早稻播種工作中,并于3月23日前匯總本區域落實面積,經鄉鎮主要負責同志簽字并加蓋公章后報縣農業農村局。今年早稻面積落實情況將納入鄉鎮年度績效考核,縣政府將成立3個工作組,分別到各鄉鎮督促落實早稻播種面積。
縣農業農村局要落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,切實加強早稻生產和技術服務,組織專家分類指導各地早稻生產;要做好早稻優質種源、生產農資的供應與調度;加大農資市場執法力度,堅決杜絕假劣農資等坑農、害農現象發生;要大力發展機械化生產,降低農業生產成本,提高早稻生產效率??h直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,形成合力,及早謀劃工作思路,落實早秈稻收儲等糧食生產扶持措施。相關金融機構要強化為農服務意識,切實為種糧農戶提供高效、便捷、優質的金融支持和服務,簡化貸款審批手續,有效滿足種糧大戶的貸款要求。積極推進稻谷完全成本保險試點。
四、創新方式,做好早稻生產指導服務
強化工作督導。縣農業農村局要按照“行政人員分工分片保面積,技術人員分工分區包技術”的原則,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,總結推廣經驗,促進面積、技術、服務等各項工作的落實。強化政策宣傳。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早稻和再生稻適宜播種期,各鄉鎮要將政策盡快宣傳到廣大農民,引導農民早行動、早準備,落實早稻生產的各項措施。強化幫扶服務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圍繞早稻生產建立聯系制度,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,幫助農民解決生產實際困難,幫助支持水稻規模生產經營主體,利用好返鄉農民工和閑置勞動力等,解決生產用工難題,依法做好土地流轉合同簽訂、續簽等工作。強化培訓指導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、微信、電話、短信等手段,組織專家開展在線培訓、在線指導、在線答疑,指導農民選購高產優質品種,做好水稻育秧準備,大力推廣工廠化育秧、集中育秧,科學調控肥水,培育多蘗壯秧,適時整地移栽。強化農業生產性服務。大力支持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開展土地托管、代耕代種、統防統治、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,幫助農戶擴大早稻種植面積,提高糧食產量和效益。
附件:宿松縣2020年各鄉鎮雙季稻(含再生稻)種植面積
指令性計劃表
宿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0年3月15日
宿松縣2020年各鄉鎮雙季稻(含再生稻)
種植面積指令性計劃表
鄉 鎮 |
早稻面積(畝) |
晚稻面積(畝) |
河塌鄉 |
4600 |
5500 |
涼亭鎮 |
4700 |
5600 |
破涼鎮 |
5000 |
6000 |
二郎鎮 |
3300 |
4000 |
孚玉鎮 |
1500 |
1800 |
長鋪鎮 |
4300 |
5100 |
高嶺鄉 |
3300 |
4000 |
程嶺鄉 |
3000 |
3600 |
九姑鄉 |
2300 |
2700 |
五里鄉 |
2500 |
3000 |
千嶺鄉 |
4100 |
4900 |
復興鎮 |
1000 |
1200 |
洲頭鄉 |
2000 |
2400 |
匯口鎮 |
1000 |
1200 |
佐壩鄉 |
6100 |
7300 |
許嶺鎮 |
6000 |
7200 |
下倉鎮 |
5300 |
6300 |
合 計 |
60000 |
71800 |